春季冬小麥的追肥主要是氮肥,年后冬小麥所需的磷鉀肥是靠基肥、種肥和土壤庫供應的。
冬小麥返青后,立即進入以根、葉、蘗為生長中心的時期,在氮營養吸收規律上,雖然數量要求不是太多,但是當年冬小麥的產量水平對此時期氮營養供應豐富或缺乏的反應卻非常敏感,這也叫氮營養臨界期,氮營養不足,出現根少,苗小尤其分蘗少,群體不夠,難獲高產;此時如追氮肥過多,造成葉大、蘗多,群體過大,消耗太多,將來會穗粒少、粒重輕,還貪青晚熟也難獲高產。因此,在正常苗情的情況下,追施氮肥的總量應控制在純氮為6—8公斤/畝的范圍內為宜。
至于何時追肥,追1次還是追2次,這既要看當前苗情,又要瞻前顧后。苗情的主要指標是看群體狀態,按群體狀態確定追氮肥的次數和量。所謂瞻前顧后先要考慮年前的基肥施用和苗情長勢,如果基肥中已經氮肥過多,造成冬前麥苗過旺,春季就少追氮肥,晚追氮肥,或者因旺苗消耗太多,也要及早施肥,否則小麥后期的穗粒和成熟期都會出問題。反之,晚播小麥、弱苗狀態,就要早追肥,促進分蘗,正常苗情下起身期追一次肥,如尿素的施用量15—20公斤/畝就可以,而對于強筋小麥,則要在揚花期加1次追肥,施尿素4—5公斤/畝,增加小麥中蛋白質含量。
在此提醒廣大農友們,春季是高產小麥追施氮肥的關鍵時期,按照瞻前顧后看苗施肥的原則;把握好麥田群體狀態,控促適當,才能獲得冬小麥高產。